联系我们

雄塑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文章出处:行业新闻 发表时间: 2024-05-21 06:49:45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非金属建材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营业务为塑料管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类“制造业”中的“C2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23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全年GDP总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房地产开发投资则同比下降9.6%。地产持续探底、基建增速持续下探之下,政策势能释放未及预期,塑料管道行业市场环境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尽管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但在行业产能过剩、外部需求不足、内部竞争加剧等多重影响下,2023年行业总体处于承压收缩经营状态,业绩弹性不佳。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公司营业收入全年累计28,218.1亿元,同比增长0.5%;总利润全年累计1,691.3亿元,同比增长14.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023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5%。据中国塑协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初步统计分析,2023年塑料管道行业产量同比下降1.58%,总产量为1,619.00万吨。

  (二)报告期内对行业或公司具体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国家行业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及主要法规等变动情况及其具体影响

  报告期内,对行业或公司生产经营有影响的国家行业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及主要法规等未出现重大变化。延续国家及各省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发展政策及发展规划,为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将持续推动塑料管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塑料管道行业整体已进入稳定成熟阶段,竞争较为充分,且随着规模以上企业在全国生产基地布局完成,产业布局趋向合理。但行业两极分化相对严重,明显特点是头部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较强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力,同时也有众多中小企业在市场中活跃,它们面临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不足等问题。

  近年来需求疲弱之下,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愈发明显,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竞争方式将从区域竞争转向全国化的竞争,由过去唯“规模论”的粗放发展模式到量质再平衡转变,塑料管道行业产业体系发生较大变化。随着花了钱的人质量和品牌意识的提高,规模较大、质量较好的企业未来的发展步伐加快,其相应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逐步得到提升;规模小、低水平的企业生存发展空间被挤压,甚至已有部分企业停产、转产或破产。行业洗牌和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逐步加快,产业集中度水平持续提升,未来具有品牌、规模、渠道、技术等优势的企业在竞争中将处于领先地位。

  周期性特征:塑料管道下游应用广泛,包括建筑工程、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水利工程、农业和工业等领域,因此受宏观经济周期、基础设施及房地产投资周期影响较大,有一定的周期性。

  季节性特征:通常春节期间为销售淡季,销售量会有所减少。北方寒冷区域冬季受气候影响难以正常施工,因而冬季和春节期间销售量会有所减少;南方区域施工受雨季影响,因而雨季销售量会有所减少,故塑料管道行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区域性特征:塑料管道产品存在一定的运输半径限制,尤其大口径管道销售一般以生产基地周边市场为主,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公司以新型化学建材为核心业务领域,已发展成为专门干“环保、安全、卫生、高性能”塑料管道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内塑料管道行业内工艺技术先进、生产规模较大、产品规格齐全、品牌优势突出的领先企业之一,企业具有广东佛山、广西南宁、河南新乡、江西宜春、海南海口、云南玉溪六大生产基地。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产品涵盖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等系列管材管件,包括建筑用给排水管材管件、市政给排水(排污)管材管件、地下通信用塑料管材管件、高压电力电缆用护套管等众多系列,大范围的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水环境治理、农村饮水安全、雨污分流、高效农业、智能电网建设等领域。

  公司产品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的采购工作由采购中心负责,公司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科拟定月度生产计划或紧急订单生产计划报送采购中心,随后采购中心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物料采购计划。在采购工作方面,采购中心会考虑库存原材料情况、安全库存和经济采购量等因素,依据即时市场调研情况(询价、比价、议价)及公司供应商信息库确定供应商,并将所需物料的规格、数量、价格拟成采购订单经审批后执行采购。公司原材料分为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对于国内原材料能够很好的满足生产需要的,公司均采购国产料;对于国内无法全部满足公司生产需要的部分PE、PPR原材料,公司采购进口料。目前,公司采购进口料主要是通过国内进出口公司或贸易公司采购,未直接从国外采购。

  塑料管道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一般会受原油价格、原材料供应量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公司履行严格的程序和标准选择供应商,包括评价资信、规模、品质、物流、交货及时性等一系列指标,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的采购都实行货比三家的原则。目前,公司已形成优质供应商信息库,以信息库所列供应商作为参与公司采购询价、比价、议价的合格对象。公司与部分主要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框架协议,以保证原材料质量、稳定供应和控制原材料成本。

  公司能源主要为电和水。本报告期内,公司水电费用价格较上年同期无重动。

  公司“以销定产”,采用常规产品安全库存和订单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注册客户在满足企业内部信息系统设置的相应条件下可通过系统直接下单或者与公司客户服务部下单。若产品存货充足,公司客户服务部及时安排发货,否则向生产计划科报送订单。生产计划科会分别根据收到的订单、历史同期销售情况及产品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安排制造部生产。

  公司建立了“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经销业务作为公司营业收入的大多数来自,主要依托各地经销渠道运营,销售网络覆盖了主要省份的地级以上城市和重要的县级城市,公司与经销商的关系为买卖关系;直销业务主要服务于公司重点大客户,由公司直接对接大规模的公司集团战略采购、政府采购、大型项目开发商(或其总承包商)直接招投标等方式运营。

  在经销商的设立和管理方面,公司在主要省份的地级城市和重要的县级城市设立经销商,同时在各地建立办事处,统筹安排业务人员协助经销商开发和维护市场。公司对主要经销商采取直接管理,及时获取各地市场信息反馈,有助于公司销售策略、研发计划的调整和经营效率的提高,以及时适应市场之间的竞争需求。此外,公司针对塑料管材管件行业细分产品品种类型较多、下游市场特点各异的情况,配备专门的开发团队和经营销售团队,进一步强化研发、销售与市场的专业化对应关系,提升公司的研发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效率。

  2023年,国内经济回升向好,但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从塑料管道行业来看,产能过剩、需求疲软、竞争加剧等成为行业内企业一同面临的问题,塑料管道企业普遍承压经营,行业整体增长乏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2亿元,同比下滑26.9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679.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66.91%,主要系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应收账款回收较好、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同比减少,同时公司积极地推进降本、节流,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深耕“环保、安全、卫生、高性能”塑料管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驱动,强化精益生产实践,全方面提升公司竞争力。20余年的专注与发展,公司在技术、工艺、质量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以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公司核心竞争力大多数表现在:

  公司曾参与多项行业标准编制,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CNAS认可工程实验室,研发管理体系完备,研发团队经验比较丰富。公司持续创新生产的基本工艺,提升产品性能;加大研发力度,完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与工艺成果落地转化成效显著。

  以强有力技术创新与工艺升级为支撑,公司产品涵括PVC、PE、PPR三大系列管道,细分品种超过 6,000个,产品类型丰富、产品系列齐全,覆盖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水环境治理、农村饮水安全、雨污分流、高效农业、智能电网建设等领域,产品多次应用于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工程。

  公司目前年生产能力近50万吨,在国内塑料管道行业产销规模排行前列。企业具有六大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广东佛山、广西南宁、河南新乡、江西宜春、海南海口、云南玉溪,良好的生产布局使产品配送能够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

  公司深耕行业多年,建立了直销团队、经销商、工程服务商等在内的多渠道销售体系,具有较强的营销和服务能力。公司在主要省份的地级城市和重要的县级城市设立经销商,并与水务、农业、电网、通信等行业众多有名的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针对经销商,公司成立健全经销商管理制度,对经销商提供强大的营销、信息、服务支持,以期共创、共建、共享、共赢。同时,公司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推行大客户战略和重点项目突破策略,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优质客户占比逐步提高。

  公司始终将品牌战略作为整体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优化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品质检测、客户服务等生产服务全流程,为客户提供更为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产品品牌价值和内涵。

  经历 20余载深耕细作,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品质,公司屡获殊荣,先后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管材市场最具竞争力 10强企业”、“中国管材行业十大功勋企业”、“中国企业五星品牌”等荣誉,公司业已成为行业知名品牌,深受广大新老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营环境,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按照既定的经营管理计划,全方面开展各项生产经营工作,全力以赴稳定主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12.92亿元,同比下降约26.97%;总利润约 3,632.40万元,同比增长3,936.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679.30万元,同比增长约1,666.91%。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端继续承压,但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A.报告期内,受下游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下游应用需求不振、行业竞争加剧等影响,公司业务拓展乏力,塑料管道销售量价齐跌。B.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应收账款回收较好、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同比减少,同时公司积极地推进降本、节流,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面对塑料管道市场环境发生的变化,公司积极面对,推动实施“营销升级、产品升级、人才升级、管理升级”的变革措施。营销方面,持续健全营销体系,营销政策制定紧跟市场;稳定经销,继续加大对优质经销商支持,持续优化经销渠道结构;培养B端,优化母、子公司直销组织架构,加强自有直销团队的组织建设,加大对直销业务的资源投入抢单杀单。产品方面,积极跟进竞品动态,紧跟市场需求,瞄准市政领域,加大对市政管道业务投入,丰富完善市政管道品类。人才与管理方面,深化组织变革,实施“人才发展3+3模式”,有效构建“人才九宫格”管理模型,全面调整考核激励机制,激发组织新动能。

  公司依托自身的研发技术团队和国家CNAS认可工程实验室,强化研发、生产、销售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研发资源持续投入,2023年度研发费用累计投入3,223.48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广东省新型环保高分子塑料管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与广东工业大学组建“新型环保高分子塑料管道材料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完成塑料改性料基地自动化改造和产能的提升项目,实施开展一步法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的研究开发,完成双峰缠绕波纹管、微纤增强聚烯烃改性材料等项目的开发前技术准备工作,同时开展耐磨塑料管道、聚乙烯抗熔垂母粒、阻燃聚乙烯专用料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2023年公司生产中心以“成本”和“质量”为重点,对公司的生产成本和质量进行有效管控。一方面,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分析,严格控制成本,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物料损耗,有效控制库存;另一方面,强化质量管理,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产品质量稳中有升,提高客户用后体验。报告期内,公司生产安全稳定,无重大安全事故。

  生产数字化建设方面,公司根据政府的工厂智能化升级指导政策,持续推进工厂数字化建设,完善MES系统的实施,提高生产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水平,提升生产管理效率。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公司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坚持“资金安全、销量贡献、利润贡献、安全受控”四大原则规范客户授信管理,确保公司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截至 2023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5.14%,处于较低水平。2023年,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183.96万元,经营现金流良好。稳健的财务结构以及良好的现金流有效降低了公司经营风险,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3年度,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最新要求,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并严格内控管理与审计。本年度公司持续优化OA、HR等信息系统,规范各类信息流、审批流,在全集团层面上统一,以IT固化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完善管理“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强化集团管控。

  塑料管道作为新型化学建材,具有环保、节能等属性,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以塑代钢依然是长期发展趋势。目前全球经济动态再平衡,但我国中长期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塑料管道行业稳定发展,且新型城镇化、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农村现代化规划、国家水网建设、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三大工程”等都将为行业发展带来一定支撑,塑料管道行业仍具有发展韧性。

  随着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更加复杂和精细,基于单一技术的塑料管道产品可能难以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在行业技术创新的不断进步下,塑料管道行业中新材料、新品种将不断涌现,各种改性、复合材料的塑料管道逐渐兴起,其市场需求和空间不断加大,使得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宽,未来塑料管道在燃气、供暖、通讯以及化工、电力、矿山等工业领域的应用比例将不断提高。

  然而,中国经济进入新质生产力发展阶段,绿色环保和能耗、质量标准、落后产能淘汰等要求趋严推高了企业运营成本;过去完全依赖房地产增长的逻辑已经见顶,市场总量承压之下,行业竞争加剧将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未来具有“资质+资金+品牌+人才+技术+管理”六边形企业方能“剩者为王”。

  公司坚持以新型化学建材为核心业务领域,创新驱动、升维资本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秉承“雄心永固,塑造未来”的豪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统筹推进“战略布局、集团管控、科技研发、精益制造、销售驱动、文化引领”,持续增强主业竞争优势;审时度势强化战略调整,把握发展新机遇,迈向发展新台阶。

  2024年,公司将全面贯彻集团“稳定主业、资本布局”的战略方针,“市场机制、营销驱动、产品提升、团队建设”的经营方针,以及“稳定经销、培养B端、人才升级、提升服务”的营销方针,全力以赴稳定主业经营,谋求二次新发展。

  1、着力营销升级,积极抢抓市场。重视营销、强化营销、营销先行。一要明确营销是公司内部所有部门的客户,要求内部所有部门要围绕营销,找准营销部门需求,提供高效服务。二要实现营销团队转型升级,完成政策重心、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市场应对速度。三要政策赋能稳定经销、培养B端,其中稳定经销需强调巩固优势区域,加大对各级经销商的支持力度,提升其服务能力,扩大经销网点的覆盖,培养B端则重点挖掘燃气、通信、电力、水务公司及水利、排污等领域的客户。四要持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与客户授信管理,以授信管控、电网政策保证业务健康发展。

  2、统筹产品、质量、服务保障,为营销落地保驾护航。产品方面,全集团统一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明确供应链质量、交期、成本、账期的价值创造,完善采购管理、建立库存指标、持续供应链建设,深挖成本空间,提升产品管理能力,让公司产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同质能比价、同价能比质;质量方面,开展质量对标,狠抓质量控制与质量改善,全面控制质量达标、控制质量过剩,坚持质量管理“四不放过”,切实提升产品质量竞争力;服务方面,明确售前、售中、售后全链条服务支持重点,打造高效、闭环的服务体系。

  3、推动研发升级,增强内生发展因素。持续优化产品工艺配方、产品结构设计与产品材料替代,落实民建产品成本化、市政产品差异化。依托自身的技术积累、开发团队和国家 CNAS认可工程实验室,加大新产品研发,重点聚焦市政产品、装配式产品,开展产品专项公关,研发新材料、新技术。继续巩固公司技术地位,积极参与产品标准参编,持续做好知识产权、科研项目的管理事宜。

  4、严控内部投资,探索二次发展。2024年,广西雄塑“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及科研中心”建设项目将持续推进,公司管理层将对项目建设进行严格的管理、监控;除此之外,以“降低成本、改善质量、提高效率”为原则,严格控制内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存量资产优化。同时,公司将根据战略规划积极寻找与产业链相关或新兴行业的投资机会,加速“第二增长曲线”的探索与布局,打通外生发展路径,寻求更为持久的增长动力。

  上述经营规划并不代表公司对2024年度的盈利预测,其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经营团队的努力程度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特别注意,同时该经营计划亦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投资者对此应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所从事的塑料管道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关系较为密切,与国民经济发展周期密切相关。尽管目前中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市政管网、农村水利等建设投资需求不断增加,但在整个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物流链都在调整和重构的当下,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存在逐步放缓的风险,且塑料管道行业下游需求主要来自地产和基建,若地产端需求及基建项目拉动不及预期,公司业务发展将面临新一重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在稳固现有市场的前提下,统筹调配资源积极拓展细分业务市场。

  塑料管道行业在经历快速发展后,近年来行业发展明显趋缓。目前塑料管道行业更是处于需求复苏阶段,若供给提升速度快于需求复苏速度,则行业竞争存在恶化风险。若公司未能在产品结构、研发、区域市场覆盖等方面保持优势,企业经营业绩发展将面临压力。

  应对措施:与时俱进,全面提升企业运营管理上的水准与技术研发实力,积极开拓新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主营产品塑料管道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属于石化产业下游产品,价格受石油石化产品波动影响较大,由于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比例较高,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将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对主要原材料价格的监控和分析,适时调整储备,并通过销售价格的一定调整转嫁成本压力。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江西新型塑料管材及配件项目(第一期,年产 82,000 吨)”、“河南新型PVC管材、PE管材及PPR管材投资项目(第一期,年产52,000吨)”、“海南高性能高分子复合管材生产、海洋养殖装备制造和现代农业设施基地项目”、云南“年产7万吨 PVC/PPR/PE高性能高分子环保复合材料项目”等,在项目建设之初已经过详细项目论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市场环境,但在项目实施及后续经营过程中,若出现市场开拓滞后或市场环境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公司新增产能将存在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将对项目的实施及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深度挖潜各项目所在市场,加大产品宣传力度,确保新增产能尽快释放;强化战略调整,加强存量经营,升级资产结构,轻装上阵再出发。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